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赵小芳)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,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,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。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,事关发展、事关全局、事关长远。
近年来,山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广东、上海等地都发布了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。2019年,国务院发布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进入到法治化新阶段。《条例》的出台把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大量行之有效的政策、经验、做法上升到法规制度。在全社会营造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,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让企业家安心经营、放心投资、专心创业。
水深则鱼悦,城强则贾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,营商环境不断改善,全球排名由2012年的第91位提高到2020年的第31位。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“硬环境”的持续改善,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在“软环境”上实现新的突破。
优化营商环境,首先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,该管的事管住管好,该服务的服务到位。将权力下放并落实到位,将应该管理的事项严格把控并管理好,同时为民众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,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先决条件。在此过程中,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,避免出现权力交叉和空白,确保各项事务能够顺利推进。推动“非禁即入”普遍落实,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展开竞争,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营商环境,从而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发展。
增强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,
政策透明度是指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,能够充分、及时地向公众公开政策信息,使公众能够了解政策的内容、目的和影响。而政策的稳定性则是指政府在制定政策后,能够长期、稳定地执行政策,不轻易改变或废止政策。
在营商环境中,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对于企业的影响非常大。政策透明度能够提高企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,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要求,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市场需求;政策稳定性能够增强企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,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经营和发展。
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在打造国际化、法治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中投入更多精力。要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、优化审批流程、缩短审批时间,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和“只进一扇门”“最多跑一次”等改革,使企业能更便捷地享受各项服务。深化知识产权赋能,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,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交易,帮助企业把“知产”转化为资产,让企业家放心创新、安心经营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政府、市场、社会各方要共同努力,加强法治建设、深化改革创新、强化政策落实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工作,打造国际化、法治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责编:杨绍银
一审:杨绍银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